人口抚养比是将劳动年龄人口数作为分母,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作为分子得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读“人口红利消失前后日本经济走势”图,完成以下问题。对图示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在90年代末期 |
B.人口红利与人口抚养比呈正相关关系 |
C.人口抚养比与经济增速呈正相关关系 |
D.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红利消失 |
我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日本式的经济发展停滞,宜采取的措施是( )
①减缓城市化进程,培育农村市场
②鼓励生育,不断降低人口抚养比
③适时调整生育政策,保持适当的人口抚养比
④着力发展科技,改善经济增长方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中,哪种情况下夜晚气温最高
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
C.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
D.江苏、华北平原、台湾 |
农业观光是重要的旅游形式。梯田以其“粼粼碧浪上远山”的柔美与壮观,吸引了众多旅游者。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所在省(区)自然景观以岩溶地貌为主体,梯田被誉为“世界之冠”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一年中,通常既可欣赏“雪消门外千山绿”,又可感受到“天光云影共徘徊”、“听取蛙声一片”意境的梯田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1980~2010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读表完成下列各题。1980~2010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重心的变化特点是
A.由北向南 | B.由东向西再向北 |
C.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 D.由南向北再向东 |
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①热量条件②市场距离③国家政策④劳动力价格⑤产品质量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A.原料产地 | B.消费市场 |
C.动力基地 | D.科技发达地区 |
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 |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
C.臭氧层破坏 | D.扬尘 |
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