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武清原是天津的一个县,后撤县设区。区域内河流、水库、森林资源丰富。2003年,武清依托国家骨干道路建设,规划实施了区域路网工程。2010年12月,武清成为同时享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政策的经济区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 武清区地理位置图(图甲) 材料二 武清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乙)

材料三 武清区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图丙)

(1)武清历来是天津重要的产粮区,该地成为重要产粮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武清的农业逐渐转型为现代都市型农业,奶牛养殖和无公害蔬菜成为主导产业,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                    
(3)武清区城市化的进程有什么特点?分析形成该特点的原因。
(4)请描述2000年至2020年武清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并分析武清区能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1分)读图5 (缺图)“十五计划四大工程图”,回下列问题。
(1)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有利于( )

A.北煤南运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西部开发

(2)有利于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工程是
(3)西电东送工程北、中、南三线分别经过三大流域,有利于缓解三大工业基地的用电紧张状况。

分析下列图表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水平比较(2005年)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总值(%)
人均GDP(元)
东部地带
59
41.1
10089
中部地带
28
35.7
5407
西部地带
13
23.2
4217

材料二: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比重增减
东部地带
52.3
52.9
53.8
58.3
58.8

中部地带
31.2
31.1
29.8
27.6
27.4

西部地带
16.5
16.0
16.4
14.1
13.8

(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_______。
(2)在表中填出材料二中的1985年和2005年的“比重增减”数值。
1985~2005年期间,东部和中西部GDP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
_____ _
(3)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 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

图3表示的是“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图4表示的是“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用图中数字表示):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用表示。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
(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
读图3和图4,完成下列问题(用图中字母表示):
(6)请把图3中的A、B、C、D和图4中a、b、c、d的对应关系表示出来。
A--- B--- C--- D---

据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图8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时间变化图,图9为1995年和2008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各省份占全国的比例分布示意图,表2为2008年广东省和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投资额比重的比较。


广东省
重庆市
主要产业
%
主要产业
%
制造业
59.4
房地产业
61.7
房地产业
17.3
制造业
31.8
批发和零售业
5.9
批发和零售业
2.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4
住宿和餐饮业
1.0
建筑业
3.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0.8
其他
9.3
其他
2.5

(1)说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趋势,简析投资规模出现两次下降的原因。
(2)简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3)分析广东省、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的差异,并简述其成因。

图6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候资料对应图7中的甲乙丙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①②③三地的自然带及其成因。
(2)说明①③两地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3)比较说明②、④两地河流水文特征。
(4)⑤地附近出现野生动物异常致盲现象,你认为引起此环境问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它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哪些重要危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