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人类活动

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之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C.甲、乙两地夏季均盛行西北风
D.乙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近50年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内蒙古高原的东部 B.南疆地区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该地近50年地理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 )

A.气候变暖变干
B.气候变暖变湿
C.气候变暖、河流干涸
D.气候变暖、河流流量增大

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年际变化率小
B.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率小
C.气温习较差小,降水年际变化率大
D.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率大

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我国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B.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C.都位于河谷地带
D.都位于北方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稀少 B.降水量少
C.河网密度小 D.平原面积少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高山综合发展中心对尼泊尔境内的3 252个冰川湖,不丹境内的677个冰川和2 674个冰川源多年以来的观测和研究发现,这些地区的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了1℃,冰川和积雪融化的加速导致冰川湖的水位急剧上升;喜马拉雅山地冰川融化加快的研究结果又向世界发出了新的警报。据此回答下题。
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
B.探险旅游,乱扔垃圾
C.厄尔尼诺,降水增多
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后果有( )

A.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B.缓解气候寒冷程度
C.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D.导致山地雪线下降

下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图中比重增长是与2005年相比得出的。读图完成下题。

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 ( )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消费比重增加的均为可再生能源
C.天然气消费增幅最大
D.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图示煤炭比重增长的变化,说明 ( )

A.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B.燃烧煤炭产生的环境污染总量减少
C.煤炭产量大幅下降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略有下降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水患的成因有 ( )
①地势低平、河道狭窄弯曲
②全年多雨
③盛夏时节,台风频频侵袭,停留时间长
④梅雨季节,降水量大
⑤下游缺少独流人海的河道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题。

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A.5°N B.25°N C.35°N D.45°N

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