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渎“我国东部M市的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理野外考察中发现,图中3、4处上覆土层较1、2处厚,结合图中信息,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2)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M市建设了新的产业区。请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中任选一个,依据图中信息对其区位进行客观评价。
结合安徽省地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试从地形和气候方面简要说明。
(2)安徽省是旱灾多发的地区,近些年甚至遭遇过秋冬春连旱现象。请你为安徽省今后减轻旱灾提出合理化建议。
(3)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以合肥为核心的江淮地区被纳入重点开发区域,简析江淮地区被列入重点开发区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二: 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
时段 |
断流年数 |
断流天数 |
径流量(亿m3) |
1991~1995年 |
1 |
61 |
9.62 |
1996~2000年 |
5 |
817 |
4.43 |
2001~2007年 |
7 |
2555 |
0 |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使该流域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结合图文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提出解决该河段断流现象的一些具体措施。
图示区域为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图是我国东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表3,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1)图中所示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每年的冬至日,图中所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均达到一年中的值,这天,沿长江的①、②、③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2)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北部为,主要由沉积作用而成。南部地形以为主,塑造其地表形态的外力以流水作用为主导。
(3)据材料二描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4)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该地区热力环流和水循环的影响。
2013年3月22-30日,中国国家主席出访了①俄罗斯、②坦桑尼亚、③南非和④刚果共和国四国(图A),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A,出访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材料三:图B是南非地形、耕地和降水分布图。
图B
(1)出访的四国中,具有地中海气候地区的国家是,河流全年径流丰沛的国家是,坦桑尼亚受的影响,气候和植被表现为非地带性的分布特征;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俄罗斯农业生产上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2)图B中A、B、C三支洋流,表示西风漂流的是(写字母代号),该洋流对南非沿岸地区的影响是。
(3)列举南非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
(4)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8分)2013年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是最大的港口,也是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的起点站。坦赞铁路不但对加速开发 坦桑尼亚富饶的西南地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地处内陆的“铜矿之国”赞比亚打开一条通 向海洋的重要通道。坦桑尼亚是个农业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7%,农产品出口占外汇收入的80%。主要出口货物为剑麻、茶叶、棉花、豆饼、木材、咖啡、铜及油籽等,进口货物主要有钢铁、棉制品、食品、机械、石油及车辆等。读非洲局部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修建坦赞铁路可能遇到的自然方面的困难。
(2) 分析坦桑尼亚经济结构的特点,试为坦桑尼亚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3) 尼罗河被称为非洲的母亲河,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70年,埃及在尼罗河上 建成了阿斯旺水坝。试分析阿斯旺水坝修建以后对下游地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