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绘制出图中等高线和主要河流图(左图),并于北京时间2014年12月22日13:20在图中丁地测得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4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某风电企业准备在图中设立风电发电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的最佳参考位置应该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相关地质部门资料,绘制出丁到戊的地质统计图(右图),曲线上各数据表示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某相同岩层的深度,则可以判断出沿该剖面线为( )
A.背斜山 | B.向斜谷 |
C.背斜谷 | D.向斜山 |
下列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区域的发展提供的参考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 |
B.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立体化农业 |
C.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休憩业 |
D.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 |
我国许多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衡,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因此需要大规模的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读“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资源类型,其中序号③、④分别为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序号对应调配的资源类型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①——西电东送,北、中、南三线均为水能发电 |
B.②——南水北调,其东线工程水量最丰富,但全程需抽水北上 |
C.③——西气东输一线,西起新疆轮南,东至长江三角洲 |
D.④——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地来自中亚国家,目标市场以珠三角为主 |
下列有关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黄淮海平原缺水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南水北调的唯一受水区 |
B.黄河、长江和珠江(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将资源优势可转化为经济优势 |
C.西气东输二线可增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实现共赢 |
D.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只能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各题。
资料一:2009年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召开了全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促进产业和劳动力积极、稳妥转移的政策与措施。2010年广州亚运会1200多亿的总投资,用于城市面貌和环境改善的资金占去了1090亿元。
资料二:广东省产业转移方向图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一些突出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滞后,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
B.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地矛盾加剧 |
C.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腹地小,受世界经济危机冲击大 |
D.城镇数量增长快,但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且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 |
下列有关珠三角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叙述正确是
A.由于经济发展和当地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变小 |
B.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
C.产业的转出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但也会造成该地区经济明显下滑 |
D.珠三角人口的转入势必造成更加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
读“我国某地棉花分布示意图”和“某国棉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发展棉花生产的区位条件,正确的是
A.两地光照充足,有灌溉水源 |
B.两地水热组合好,土壤肥沃 |
C.甲与乙相比,不利条件是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 |
D.甲与乙相比,有利条件是劳动力价格低,政策扶持力度小 |
下图为“某大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面积大,人口少 |
B.西部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
C.东部地区科技力量弱 |
D.东部地区的河流多注入北冰洋 |
下图为 “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据此回答问题。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好的区域是
A.北方区 | B.南方区 | C.西北区 | D.西南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