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绘制出图中等高线和主要河流图(左图),并于北京时间2014年12月22日13:20在图中丁地测得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4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某风电企业准备在图中设立风电发电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的最佳参考位置应该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相关地质部门资料,绘制出丁到戊的地质统计图(右图),曲线上各数据表示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某相同岩层的深度,则可以判断出沿该剖面线为(   )

A.背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谷 D.向斜山

下列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区域的发展提供的参考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
B.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立体化农业
C.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休憩业
D.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许多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衡,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因此需要大规模的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读“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资源类型,其中序号③、④分别为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序号对应调配的资源类型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①——西电东送,北、中、南三线均为水能发电
B.②——南水北调,其东线工程水量最丰富,但全程需抽水北上
C.③——西气东输一线,西起新疆轮南,东至长江三角洲
D.④——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地来自中亚国家,目标市场以珠三角为主

下列有关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黄淮海平原缺水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南水北调的唯一受水区
B.黄河、长江和珠江(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将资源优势可转化为经济优势
C.西气东输二线可增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实现共赢
D.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只能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各题。
资料一:2009年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召开了全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促进产业和劳动力积极、稳妥转移的政策与措施。2010年广州亚运会1200多亿的总投资,用于城市面貌和环境改善的资金占去了1090亿元。
资料二:广东省产业转移方向图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一些突出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滞后,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B.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地矛盾加剧
C.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腹地小,受世界经济危机冲击大
D.城镇数量增长快,但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且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

下列有关珠三角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叙述正确是

A.由于经济发展和当地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变小
B.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C.产业的转出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但也会造成该地区经济明显下滑
D.珠三角人口的转入势必造成更加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读“我国某地棉花分布示意图”和“某国棉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发展棉花生产的区位条件,正确的是

A.两地光照充足,有灌溉水源
B.两地水热组合好,土壤肥沃
C.甲与乙相比,不利条件是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
D.甲与乙相比,有利条件是劳动力价格低,政策扶持力度小

下图为“某大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面积大,人口少
B.西部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C.东部地区科技力量弱
D.东部地区的河流多注入北冰洋

下图为 “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据此回答问题。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好的区域是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