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阶段Ⅱ成果:
(1)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2)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 。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比较要素 |
该区域 |
长江三角洲地区 |
气候类型 |
①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典型土壤 |
② |
水稻土 |
工业特征 |
重工业为主 |
④ |
农业发展最有 利的自然条件 |
③ |
水热充足 |
(3)该区域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世界上西经度范围的东半球部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点自然带是,由P点向北至N山一线沿途土壤类型的空间变化体现了规律,该规律的形成主导因素是。
(2)图中N山脉形成是由于板块和板块碰撞而成。
(3)描述右下图所代表海域海底地貌典型特征。
材料一 下表为上图中河流各河段汛期和枯水期季节分配表。
地点 |
汛期 |
枯水期 |
上游 |
6月 |
12月 |
中游 |
7—10月 12月 |
5-6月 |
下游 |
5-6月 1月 |
(4)图中河流M以上的上游地区汛期开始于6月份,O点以下的中游却是7-10月份为汛期。请分析其原因。
(5)格拉斯哥和爱丁堡分别位于大不列颠岛的东西两岸,但气候特征相似度非常高,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50年来,长江入海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下图是右上图中AB横断面0m以下等深线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辽河三角洲素有“北国江南”之称,单季粳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6%、水稻插秧机械化水平达55.3%,产量占全国50%以上,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地,产量比上世纪90年代增长10多倍。
材料三乙烯是化工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目前大多用乙烯产量占炼油量的比重来衡量炼化产业链一体化进程。辽宁省炼油企业众多,2011年炼油量达到6352.1万吨,排名全国第一,但乙烯产量仅为106.8万吨,乙烯/炼油比为1.68%,长三角的上海的乙烯/炼油比为9.24%,近些年辽宁省石化企业亏损严重。
(1)指出长江入海输沙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并说明判断理由。
(2)简述辽河三角洲相比长江三角洲水稻生产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
(3)分别指出辽宁与上海石化产业主导区位因素,结合材料简述辽宁石化产业如何实现持续发展。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磷矿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开发矿产,发展民族工业,使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摩洛哥区域图
材料二:中国、美国、摩洛哥三国磷矿资源综合比较(出口运输半径:矿产地离最近港口距离;矿产品位:指金属矿床和部分非金属矿床中有用组分的富集程度及单位含量。)
国家 |
储量 (108t) |
矿产集中度 (%) |
平均矿产品位(%) |
出口运输半径 (km) |
可开采年限 (年) |
中国 |
11 |
28.6 |
23 |
>900 |
23-30 |
美国 |
10 |
58 |
>30 |
<300 |
30-120 |
摩洛哥 |
57 |
>70 |
>33 |
98 |
250-921 |
(1)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分析原因?
(2)分析摩洛哥磷矿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该国为合理利用水资源筑坝蓄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的原因。
(4)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
(附加题)读乌克兰地区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六菲罗波尔气象站位置:(44.7°N,34.1°E),海拔181米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气温(℃) |
-0.3 |
0.3 |
3.6 |
10.2 |
15.2 |
19.1 |
21.4 |
21.0 |
16.6 |
10.8 |
6.3 |
2.4 |
降水量(mm) |
42 |
33 |
37 |
33 |
44 |
53 |
55 |
41 |
37 |
32 |
44 |
54 |
切尔尼戈夫气象站位置:(51.5°N,31.3°E),海拔141米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气温(℃) |
-7.1 |
-5.6 |
-0.6 |
7.8 |
14.4 |
17.6 |
18.7 |
17.7 |
12.8 |
6..8 |
1.2 |
-3.3 |
降水量(mm) |
42 |
36 |
35 |
42 |
45 |
79 |
83 |
67 |
42 |
35 |
48 |
47 |
资料:辛菲罗波尔和切尔尼戈夫两城市的气候数据统计
(1)运用资料中的数据,对比分析辛菲罗波尔和切尔尼戈夫两城市气候的差异。
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该地区多次发生“黑风暴”现象。
(2)分析回答“黑风暴”现象形成的原因。
(3)第聂伯河是乌克兰通航条件好的河流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读图,回答问题。
(1)湖泊A位于____________(地形区),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_。
(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左图地区注入北冰洋的三大河流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为什么?
(3)比较右图B、C两地降水的特点? 并阐述原因?
(4)据图概述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俄罗斯 |
日本 |
|
工业分布的特点 |
||
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