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右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回答下列小题。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 B.土地荒漠化 |
C.森林面积锐减 | D.生态用水紧张 |
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心从0点移到P1点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B.重心从0点移到P2点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著名绿色工程示意图,读后回答各题。兴建该工程最主要为了
A.绿化美化环境 | B.保持水土 |
C.减缓温室效应 | D.防风固沙 |
该绿化工程最为广泛的树种是
A.常绿硬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常绿阔叶林 | D.针叶林 |
下图中数字1表示该地的河流,在四幅剖面图中,正确沿左图中XY剖面线画出的是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完成各题。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为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人口密度低 | B.开发了新资源 |
C.交通条件改善 | D.市场广阔 |
2010年1月11日电:欧洲大部分地区遭到持续一周的暴雪寒潮猛烈袭击。数十年不遇的恶劣天气仍在持续,电力中断、交通混乱、灾祸频发、经济损失严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各题。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
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
C.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无关的是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
C.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
D.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
每年的冬半年,瑞典的旅游业有点特殊,在这里过夜的游客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90%以上,而且往往第二天一早就离去,原因是
A.商业服务多在夜晚 | B.游客观看这里的极光现象 |
C.森林晚会吸引了游客 | D.到这里参加圣诞节活动 |
读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完成各题。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 B.水分 | C.洋流 | D.大气环流 |
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年较差大,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针叶林,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弱 |
B.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 |
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
D.距海远,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