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马提尼克岛(法国的海外大区)地形及公路分布图,阴影颜色越深,表明海拔越高。据此回答以下问题。与法兰西堡相比,拉特里尼泰发展港口运输业的制约因素是
A.风浪小 | B.珊瑚礁分布多 |
C.海湾开阔 | D.封冻期长 |
影响马提尼克岛公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城市分布 | B.地形 |
C.气候 | D.河流 |
2007年,中国的人均 GDP达到 2460美元。读“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率与人均 GDP的关系”图,根据散点分布情况的观测与统计分析的特征,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初期阶段,城市化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无相关。 |
B.起飞阶段,城市化水平快速增长![]() |
C.高峰阶段,城市化率与人均 GDP高度相关,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我国当前正向这一阶段迈进。 |
D.后期阶段,城市化率的提高会制约经济发展 |
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
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 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A.3月21日15时50分 | B.3月22日14时50分 |
C.3月22日15时10分 | D.3月20日15时10分 |
下图为北纬60°一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读图完成:此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地气温在同纬度地区中最高 | B.B地盛行西风,气压最低 |
C.C地吹西北风,寒冷干燥 | D.从 A地至 C地,气温逐步降低 |
关于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不同,日较差相同 | B.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 |
C.濒临海洋不同,通航状况相同 | D.洋流性质不同,大气环流形式相同 |
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据此回答:目前与甲国 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
A.韩国 | B.新加坡 | C.新西兰 | D.埃及 |
乙国 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
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 |
C.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 |
D.抚![]() |
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目前甲国劳动力短缺 | B.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C.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 | D.目前![]() |
下图是夏秋之交杭州三天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7—9日天气受
A.气旋影响 | B.反气旋影响 | C.冷锋影响 | D.准静止锋影响 |
8 日前后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A.狂风暴雨 | B.阴雨连绵 | C.伏旱 | D.风高物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