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
|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太大变化 |
|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
| D.1990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之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快 |
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的是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导 ④工业比重小
| A.①② | B.②③ |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
| 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
|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
| D.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
我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 B.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
|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 D.烧草为灰,取灰肥田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该地区铁路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 A.沿山谷延伸 | B.沿山脊延伸 |
| C.沿等高线延伸 | D.沿经纬线延伸 |
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完成1-3题。
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 B.铁路 | C.河运 | D.海运 |
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目前,进出西藏的旅客以航空为主要交通选择的原因有
| A.青藏高原地表起伏大,陆地交通线的建设难度大 |
| B.地域广大、聚落稀疏、行程时间长、中途交通点少、行程不便 |
| C.气候终年寒冷,风大,空气稀薄,行程不安全因素多 |
| D.降低高原反应的影响 |
2001年12月4日,穿过四川、贵州、广西三省区的西南公路出海通道正式建成通车。它把西南地区的成都、贵阳、南宁等重要城市与北部湾重要港口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连接起来。它的贯通为大西南地区提供了一条快速、便捷的出海公路运输通道。据此判断:
有关该条西南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公路途经的地区全部在我国第二阶梯 |
| B.沿途经过的地形区有成都平原、横断山区、珠江三角洲 |
| C.该通道的建成可减轻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
| D.该通道连接的港口均濒临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