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蔗区分布图

材料二:2013年云南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统计图(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加(%)
粮食
1824
4.3
油料
60.7
-3.4
甘蔗
2146.3
5.0
烤烟
103.9
-6.5
蔬菜
1625.4
10.4
花卉
80.5
12.1
园林水果
571.5
11.9
茶叶
30.2
11.1
橡胶
42.6
9.2
核桃
50.2
21.3
咖啡
11.7
27.0
水产品
78.16
14.9

 
(1)据材料一可知,云南省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           地区。
(2)2013年云南省农产品中,经济作物主要以                     为主。与2012年相比,变化幅度最不明显的是         
(3)云南省甘蔗产量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但蔗糖产业发展还是存在较大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促进本区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2月18日至19日,“中缅孟印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中、印、缅、孟四国山水相连,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0%。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中、缅、孟、印四国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孟加拉国拥有大量的牛、羊等家畜,自古以来生产皮革及制品。近年来,孟加拉政府一直将皮革工业定为“优先发展的出口产业”,主要出口是坯革、成品革和皮鞋制品,而对生皮则禁止出口。
(1)缅孟印三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在交通建设中面临的最不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议期间,一艘货轮沿图示航线前往广州,经过甲海域时船上国旗最可能向____方向飘扬;当达卡(23°5l′N,90°24′E)的区时为正午12点,这时北京时间是____时。
(3)缅孟印三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为了及时监测灾害的影响范围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
(4)简析孟加拉国发展皮革加工业的优势条件及禁止生皮革出口的主要原因。
(5)构建“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对缅孟印三国的社会经济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呼伦湖水系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其土地利用变化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呼伦湖水系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1950—2005年呼伦湖水系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图

(1)呼伦湖水系的河流最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的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
(2)呼伦湖属于________(淡水或咸水)湖,该湖盛产的呼伦贝尔白鱼肉质鲜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呼伦湖水系近50年以来农业用地的变化特点及对呼伦湖的水环境影响。
(4)为了防止呼伦湖水系区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请你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有着重要的地缘位置和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与中国共有边界3300公里,在经济、能源等多方面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亚简图

材料二:2011年哈萨克斯坦对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构成表(表2)


主要商品(单位:亿美元)
出口
原油、凝析油
(41.04)
精炼铜及铜合金(8.13)
铁矿石(3.68)
铜矿石(2.29)
铬矿石(1.07)
进口
钢管道(11.31)
钻机、掘进机、打桩机、铲雪机等施工机械(1.36)
无线通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1.07)
推土机、平路机、铲送机、挖土机等工程机械(1.01)
载重车辆(0.80)

(1)中亚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2)近年来,里海沿岸国家对里海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主要原因是里海沿岸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资源。
(3)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总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但现在不足5万平方公里。分析其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4)塔吉克斯坦水能资源蕴藏量5270亿立米,居世界第八位。分析其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5)哈萨克斯坦对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以____________为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西藏“一江两河”及拉萨、日喀则、那曲三地某年老年抚养比(γ)和少年儿童抚养比(δ)图。

材料二西藏传统农牧业依托生态资源创造经济财富,但破坏了珍贵的生态资源。目前,西藏民族手工业迅猛发展,如牛角梳、藏纸(由树皮和一种叫狼毒草的有毒性的野草制成)、卡垫(用牛皮、青稞秆或干草等制成)、邦典(毛织围裙)等,其生产和消费基本融入到生态循环之中,将大量农业人员从农牧业生产中转移出来。
(1)决定少年儿童抚养比高的关键性因素是 ;与拉萨相比那曲人口抚养比高,列举其导致社会负担过重的具体表现。
(2)简析西藏羊八井开展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
(3)分析西藏传统民族手工业是如何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

陕西省资源丰富,环境独特,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陕西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化为其它各类用地的比重单位:%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居民用地
交通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土地
渭南
63. 57
6. 82
3. 21
12. 53
2. 75
4. 27
6. 65
西安
42. 29
4. 68
0. 05
41. 07
5. 01
3. 93
2. 97
咸阳
69. 09
8. 33
1. 91
11. 61
1. 45
0. 82
3. 54
宝鸡
44. 31
26. 60
6. 04
12. 55
2. 05
3. 48
4. 89

注:“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经济作物用地,常见有果园、茶园、橡胶园等。
材料三: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渭河中下游则流淌在宽阔的河漫滩平原上。夏季泾河含沙量极大,冬季则骤减。
(1)关中平原地处秦岭向 (地形区)的过渡地带;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冬季气温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2)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3)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4)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目前以能源采掘业为主。简析该地建设能源化工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5)西咸新区打造“渭河生态文化走廊”可能会有哪些举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