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结合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左图是我国北方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是A地某村优质苹果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21世纪初,B地不断改善投资的硬环境(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软环境(政策、文化、制度等),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从而吸引了A地的资源加工和电子装配等企业迁入。
(1)A地区冬季素有“雪窝子”之称,请分析该地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2)D处为海河流域,海河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请结合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海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3)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使其口感更清脆。与B地相比,请简述A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4)分析B地吸引A地企业迁入的原因,并简述企业的迁入对B地发展的影响。
原因: ;影响:
阅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北、中、南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分别是( )
A.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
B.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 |
C.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 |
D.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2)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经济和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
(3)为了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状况,除了西电东送,试提出其他3—4个解决措施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区域 项目 |
A |
B |
人口(万人) |
2239 |
3508 |
面积(平方公里) |
27080 |
55375 |
耕地面积(千公顷) |
989 |
2760 |
GDP(亿元) |
16013 |
5276 |
城市化水平(%) |
67.5 |
35.5 |
三次产业结构 |
2:47:51 |
26:44:30 |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
343 |
91 |
单位GDP能耗(千克标准煤/元) |
0.26 |
0.54 |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________________
①资金②劳动力③技术、管理④原料、燃料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读世界某区域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R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2)O地位于世界最干旱的阿塔卡玛沙漠中,试分析该地极度干旱的原因。
(3)圣保罗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工业、纺织工业、化工业和钢铁工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它就是巴西重要的汽车工业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该市附近投资建厂的有利汽车工业基础条件。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西兰及周边海域等高(深)线地形图
材料二:下表为新西兰两地的气候资料。
(1)分析新西兰南岛、北岛山地多且地形破碎的原因。
(2)比较分析①②两地降水总量的差异。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奏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方法是陆运,木材的陆运指冬季用马拉木材在飘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1)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2)在未修公路、铁路前,乙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冰川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