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和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伊始,韶关丹霞山风景区就出现了10万人次的最大峰值。(图22甲图)各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大批交通干警上路分流,山门外多处应急停车场启用,确保了车辆在车流人流的最高峰安全运行。但在汹涌的游客大潮中,也暴露了景区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材料二 中国生态学学会在丹霞山与景区联合举办“2013中国生态景区旅游发展论坛活动”,通过对丹霞山旅游保护与开发的实地考察,共同探讨中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材料三 丹霞地貌景观(图乙)
(1)丹霞地貌的成因是 ,观赏这种地貌应选择 方式才能获得最佳观赏效果。
(2)国际自然联盟曾对中国丹霞地貌申报项目提出质疑,原因是中国的一些丹霞地貌在保护方面还不具备条件,一些景观区没有很好地控制旅游业对地貌环境的破坏。结合材料和图分析发展旅游业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佛教圣地丹霞山发展旅游业对佛教文化有什么影响。  
(4)请为丹霞山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列举至少3条)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2分)

(1)图示时刻南半球是________季,C点所在的斜线是________线。
(2)图中A点的时刻为________,D点的昼长为_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C点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_时。
(3)A、B、C三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________。
(4)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__。
(5)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略图及2009-2012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产量统计资料。

材料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北地区形成了畜牧、狩猎、渔捞、采集、种植的生产方式。丰厚的冬(季)贮(存),则是东北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聪明创造。
材料三:研究表明,由于地下土层中的盐碱成分水解后,被埋藏过浅的地下水频繁推到地表后因水分快速蒸发而沉积,是造成大庆及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打井种稻,加大浅层地下水的开采强度,全面推行旱地改水田工程,是大庆及周边地区治理盐碱化的重要措施。
(1)说出2009—2012年黑龙江玉米产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历史上东北地区生产方式形成原因和冬贮丰富的原因。
(3)说明大庆及周边地区实行打井(开采浅层地下水)种稻,推行旱地改水田工程对治理盐碱化的作用。

根据下列资料,完成(1)~(3)题。
博斯腾湖(淡水湖)位于新疆天山南麓,是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源地。湖西北部是中国内陆芦苇(纤维板原料)最集中的分布区。湖泊所在的博湖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已有8家10个项目的企业落户该县光伏发电(指利用太阳能发电)产业园区。图1为博斯腾湖周边简图,图2为博湖县湿地面积变化资料。

(1)博湖县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有利区位是
(2)据图1中信息推测该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地的位置,并说明推测依据。
(3)据图2说明博湖县湿地变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城市丙是纳米比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世界最大的紫羔羊皮集散地,年出口羔羊皮占世界市场销售量约一半。读纳米比亚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甲地区第一产业的内部构成特点。
(2)纳米比亚的电力供应能基本满足本国工业发展的需求。乙是该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中心,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 指向型工业,该国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 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促进乙地工业的发展。从自然环境角度考虑,影响乙地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3)简析城市丙成为世界最大紫羔羊皮集散地的区位优势。

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6分)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