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2011年2月下旬以来,中国以海陆空三种方式从甲国撤离数万名工人,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外撤离行动”。
材料二:
材料三:中非进出口贸易示意图(下图)
(1)中国从甲国撤侨主要借道甲国的邻国。材料一图中A城市(约北纬31°,东经29°)是该邻国最大海港,其相对于地心的对称点的地理座标是 ,第一批侨民从该城市返航北京时,当地时间(区时)为2月23日13时25分,此时北京时间是 ,此时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
(2)据材料二,冬季,赤道以南非洲卡拉哈里沙漠增温强烈,赤道低气压东段南移到南半球,但西段仍停留在10°N沿海陆地,西段未南移是因为 。
(3)刚果河附近的几内亚湾海水存在一层浅浅的“温跃层”(界于上、下水层之间、深度通常不及30米的水层),海水温度、盐度在温跃层发生迅速变化。请简析该区域为什么存在着上、下水层。
(4)根据材料三,近年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逐渐加大。请简述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的互补性。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图甲)、年降水量(单位:mm)与农业分布图(图乙)。
(1)据材料一概况应该农业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英国河流短小,但航运价值较大,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材料二英国、中国城市化过程图(图丙)。
(3)简述与我国比较,英国城市化过程特点。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汞、铅、镉等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若开矿、加工管理不当,重金属就会随水源等进入土壤。水稻是对重金属吸收最强的谷物。下图中F阴影区域为我国大米重金属污染集中分布区。
分析图中F区大米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8月上旬,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干旱严重。下图示意旱情分布状况。
分析此时长江以南地区干旱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旅游示意图。
分析该区域近年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并指出该区域在旅游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区域遥感影像,浅色区域多为冰雪、河流。图中S城(43°38′N,39°42′E)是著名的疗养胜地。街道两侧常能见到月桂。月桂,亚热带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全体香气。喜温暖、排水良好的环境,当地人在煮汤、做莱时常会加入月桂叶来调味。下表为S城气候资料。
(1)分析S城的气候特征。(6分)
(2)推测图中山脉南侧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3)分析S城在街道两侧普遍种植月桂的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