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网 |
|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
|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
|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
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
|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
| C.地球内能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
|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
2014年,目前北京61.5%的人口集中在“城六区”,“城六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37人,人口出生率为9.75‰。下图为北京市2011~2014年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011~2014年北京市
| A.常住外来人口降低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 |
| B.常住外来人口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统计范畴 |
| C.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呈逐渐加快趋势 |
| D.人口再生产模式为过渡型模式高增长阶段 |
北京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超过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称的大伦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和东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这说明
| A.北京市环境承载力高 | B.北京市城市功能区分布过于集中 |
| C.我国城市化水平过高 | D.北京郊区自然环境恶化不宜居住 |
读“长江年平均流量变化”图,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主要是受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变化的影响 |
| B.主要是与流域内湖泊面积的变化有关 |
| C.主要与冬季风的强弱有关 |
| D.主要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 |
2014年末,北京人口数为2151万。2015年3月,北京公布了“严控人口数量”的新目标:2020年人口数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该人口数量主要是根据北京水资源的承载力计算出来的。据资料,回答下题。2020年的人口数量是北京的
| A.户籍人口数量 | B.外来人口数量 |
| C.人口合理容量 | D.环境人口容量 |
北京市为控制人口规模需要调整的产业为
①普通服装业②高新技术产业③文化创意产业④小商品批发产业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下列布局合理的是
| A.①-文化教育区 | B.②-物流中心 |
| C.③-化学工业园区 | D.④-金融服务区 |
下图是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1210米)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图回答下题。
2000-2010年新增聚落主要分布于
| A.较低海拔的山地陡坡 | 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 |
| 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 | 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 |
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会使该流域
| A.农业规模下降 | B.暴雨灾害增加 |
| C.生态环境改善 | D.环境负荷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