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在40℃以上;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材料二 下图为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差异(8分)。
(2)2013年夏天南方电力供应形势比往年同期更加严峻,请简要分析原因。(6分)
(3)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2013年夏天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关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8分)
稠密的水网或水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下图是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据图回答:
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
(1)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试分析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中稠密的水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
(2)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超过了黄河中下游,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稠密的水系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3)时至今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经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试分析稠密的水系对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
(4)河流、湖泊、沼泽、海滩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试分析稠密的水系对上海和武汉两大城市发展经济所起相同的作用是。
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上接云南、贵州,纵贯广东、广西,被称为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建设西江经济带,把西南地区和珠三角串联起来,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下图中南、北盘江汇合处到柳江口一段,又称为红水河。该河至柳江口附近,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00米3/秒。图中给出的水位指河水水面的平均海拔,单位为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答开发该水电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建设西江经济带的同时要重点开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流域生态和环境保护、造林绿化等工程,简要分析造林绿化对珠江中下游的影响。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________。
2.在赤道至南,北纬30°之间,多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海拔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纬90°附近,有半年极昼现象,为什么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最低?
实验原理分析。
[步骤一]如下图在一个平盆中加适量的水,直到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1.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
2.对于沙子所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下图为某四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⑤——甲 | B.④——乙 | C.⑦——丙 | D.⑥——丁 |
(2)上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季。
(3)上图中,气候类型⑦的成因是;图中显示的季节里,④地区气候的特点是;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②地区的草原气候具有明显的季特征,其成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