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一诗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说明( )
①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
②台湾因历史原因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不能统一
③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④台湾是美丽富饶的宝岛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4年9月30日,国庆前一天,中国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午10时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缅怀追思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12月13日是首个“国家公祭日”,以国家名义慰藉死难同胞。对此认识有误的是()
A.缅怀先烈,能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
B.感恩先烈有利于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C.先烈们舍小家保国家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 |
D.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要更加珍惜和维护今天的和平环境 |
荣获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童年时代,父母经常不在家的成长环境迫使他与哥哥吕迪相依为命,不幸的是,吕迪在10岁时患病去世,这宣告了他孩提时代的结束。逆境中,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加倍努力,以其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并成功摘取诺奖桂冠。莫迪亚诺的经历,诠释了卓越的人所具备的一大优点: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以上材料告诉我们()
A.挫折具有双重性,经历挫折就能成功 |
B.挫折能催人奋进,助人成长,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
C.挫折就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障碍或干扰 |
D.导致挫折的因素多种多样,人生经历的挫折越多越好 |
2014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夫人彭丽媛出访中亚南亚五国,颇具“中国风”的装扮在尽显典雅、隆重的同时,也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材料表明()
A.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
B.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
C.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
D.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 |
2014年10月10日“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它们分别属于()
A.经济建设、文化建设 | B.文化建设、政治建设 |
C.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 D.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建设 |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说道:“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如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这启示我们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应该()
①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②声张正义,主要精力用于揭露社会矛盾问题
③克服冷漠情绪和看客心理
④明辨是非,自觉抵制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诱惑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