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务在哪里被消费。“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
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播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农田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裹与地下水的总量。“消耗”是指某流域中现有的地下一地表水体因为蒸发、汇入其他流域或大海,或者用于产品生产而损失的水量。“炭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水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下列省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A.江苏 | B.山西 | C.北京 | D.海南 |
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蓟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是
①跨流域调水②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入海量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1989年~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线图,回答问题。 在穿越南极大陆的过程中,考察队员最可能遇到“迎头风”的路段是
A.没有此类路段 | B.从南极点到东方站 |
C.从东方站到和平站 | D.从南极半岛南端到南极点 |
当考察队员抵达南极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武汉白昼接近一年中最短 |
B.亚洲高压达到一年中最强 |
C.南极大陆的风达到一年中最大 |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一年中最快 |
图中岛国所在岛屿属大洋海岭露出水面的部分,岛上1/8面积为冰川所覆盖。读
图回答问题。有关该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 |
B.处在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带上 |
C.南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导因素是纬度 |
D.大部分地区的地形类型为冰川 |
影响该岛国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 B.地形和交通 |
C.气候和交通 | D.交通和资源 |
关于该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
B.同等级交通线单位长度工程量北部比南部大 |
C.北部坡度陡,南部坡度缓 |
D.流域边界与某一条等高线完全重合 |
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问
题。a处位于
A.太平洋 | B.亚洲大陆 |
C.非洲大陆 | D.印度洋 |
b气压带可能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 B.赤道低气压带 |
C.副极地高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读图12,回答28~30题。图示长江段沿程年平均水温线是
A.X1 | B.X2 | C.Y1 | D.Y2 |
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
A.7月长江大于黄河 | B.2月长江大于黄河 |
C.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 | D.2月长江小于黄河 |
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
A.四川盆地 | B.黄土高原 |
C.太行山区 | D.横断山区 |
图11为中国某一著名地理事物的局部等高线图,读图回答26~27题:该地理事物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 B.东北平原 | C.青藏高原 | D.内蒙古高原 |
该地理事物可能是
A.河流 | B.梯田 | C.沙丘 | D.山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