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小题。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先减后增 |
C.不断增加 | D.逐渐减少 |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B.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D.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城市用地与城市人口的变化导致的结果可能是
①进城郊农业的发展 ②出现逆城市化
③大城市周围出现卫星城 ④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⑤城市交通拥堵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④⑤ |
下图为某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0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0º ,回答问题: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20º | B.40º | C.10º | D.60º |
此日,地方时11点时,北京的太阳方向为
A.东北 | B.西北 | C.东南 | D.西南 |
下图中图甲为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点P的纬度年变化示意图,图乙为太阳直射点Q位置周年变化图,读图完成各题。
图甲图乙图中①-⑤代表一个回归年中P点五个的纬度位置,图乙中a-e代表一个回归年中Q点的五个纬度位置,下列关于PQ两点位置相关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点位于①时,Q可能在a处 | B.P点位于③时,Q可能在b处 |
C.P点位于④时,Q一定在c处 | D.P点位于⑤时,Q一定在d处 |
下列关于P点的纬度变化与现象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P点从①到②时,上海的昼长逐日变长 | B.P点从③到④时,上海的昼长逐日变短 |
C.P点位于②④时,上海白昼最长 | D.P点位于⑤时,上海昼夜平分 |
下列关于Q点的纬度变化与现象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Q点从a到c时,新加坡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
B.Q点从b到d时,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
C.Q点位于c时,从大西洋驶入地中海的货轮顺风顺水 |
D.Q点位于e时,北印度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 |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歌词中的蓝天白云发生在
A.对流层 | B.平流层 | C.高层大气 | D.电离层 |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晴空呈蓝色,云为白色的原因分别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散射与反射 | B.吸收和散射 | C.吸收与反射 | D.散射与吸收 |
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和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相同的区位(布局)条件是
A.交通便利,市场巨大![]() |
B.原料、燃料自给,水运便利 |
C.人口多,劳动力价格![]() |
D.农业基础好,盛产稻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