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武汉钢铁集团(简称武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坐落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目前,武钢80%的铁矿石依靠进口,2011年非钢产业利润占据整个集团利润的七成。
材料二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简称宝钢)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是中国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份额比重最大的钢铁企业。
材料三 上海宝钢和武汉钢铁集团位置示意图。
(1)兴建武钢和宝钢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3分)
(2)近年来,武钢集团经济效益有所下降,钢铁工业面临困境,其衰落的主要因有 。(2分)
(3)为摆脱困境,武钢集团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2分)
读图表,回答问题。
人口超过1亿的前十位国家人口数预测
2006年 |
2050年 |
||
国家 |
人口数(百万) |
国家 |
人口数(百万) |
中国 |
1314 |
印度 |
1628 |
印度 |
1122 |
中国 |
1437 |
美国 |
299 |
美国 |
420 |
印度尼西亚 |
225 |
尼日利亚 |
299 |
巴西 |
187 |
巴基斯坦 |
295 |
巴基斯坦 |
166 |
印度尼西亚 |
285 |
孟加拉国 |
147 |
巴西 |
260 |
俄罗斯 |
142 |
孟加拉国 |
231 |
尼日利亚 |
135 |
刚果(民) |
183 |
日本 |
128 |
埃塞俄比亚 |
145 |
由表可知,2006年人口超过1亿的前十位国家中,到2050年人口数排位提升的个国家,主要分布于地区,其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050年将新增的两个人口大国在洲,人口的增长对这两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的影响是。
2006年的人口大国在2050年排位将跌出前10名的两个国家是。其排位跌出前10名的主要原因是。试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分析,我国2005年至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2050年我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读图,回答问题。图1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工程的影响。
读图2,重庆市的气候类型是。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原因是
简述图1所示地区的中等城市的分布规律。
读图3,重庆市城区布局的特点是。其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处,判断的依据是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读文字材料和某区域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简述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该地区位于我国的省(自治区)。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植;100~200米的坡地宜种植;在沿海沙地宜种植。
用图中字母A~E填空:
若规划建设海滨浴场,最好选在处。深水港和工业区最好选在处和处,理由是。晒盐的海水最好从海湾引入。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读图9,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时间是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70年代 |
C.20世纪80年代 | D.21世纪初 |
(2) 在现今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增长(快/慢);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增长(快/慢)。
(3)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至少三条)。
(4)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是、(填数字)
①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
②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③扩大城市面积,郊区农业用地都扩展为建设用地
④改善城市交通,鼓励公交事业发展
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9年12月7日,24岁的斐济女孩威克姆在哥本哈根大会主席台上大声疾呼:“希望50年后,我的孩子们还可以在这个美丽的岛屿上继续养育她们的后代。”女孩泪流满面,全世界为之动容。
(1)威克姆呼吁的问题是
A.洪涝灾害频发 B.环境污染
C.全球气候变暖D.土地荒漠化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①大量砍伐森林
②大量燃烧矿石燃料
③海水体积膨胀
④陆地外流区入海河水大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会带来哪些危害
①生态系统改变,物种灭绝
②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③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④极端天气频发
A.②④ B.①② C.②③D.①②④
(4)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调整生产结构,第一、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B.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5)“低碳生活”,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低碳生活都可以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至少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