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左图中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A.④一⑦一③ | B.②—③—④ |
C.⑥一①一③ | D.③—④—⑤ |
《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世界上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据此回答2~4题。
2.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的特点是()
A.数量是有限的B.利用潜力大C.极易被破坏D.再生能力差
3.“生态脚印”说明()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
C.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D.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4.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发展速度快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C.资源消费量大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11.我国古代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是()
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②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③竭泽而渔,焚薮而田④斧斤以时入山林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10.下列活动可促进人地和谐统一的是()
A.内蒙古草原上搂挖发菜出口创汇 | B.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 |
C.黄土高原种植牧草和果树增加收入 | D.怒江上大量修建大坝发展水电 |
3.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 )
A.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 |
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 |
D.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 |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A.人类活动严重影响了环境 |
B.环境严重制约了人类活动 |
C.随着生产力发展,环境对人类影响越来越大 |
D.人类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