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东南亚地区加里受丹岛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岛屿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
A.水稻种植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热带种植园农业 |
甲地传统房屋多建在木筏上,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洼,容易积水 | B.降水量大,多洪涝 |
C.地处热带,气候炎热 | D.多火山、多地震 |
2002年4月中旬,在世界四大沙尘暴中心之一爆发的一场强沙尘,随高空气流运行,导致瑞士山地降下一场“泥雨”,将雪白的山峰染成咖啡色。回答22—23题:这次沙尘的源地是()
A.中亚和中国西北部 | B.北美中南部 |
C.撒哈拉沙漠南部 | D.澳大利亚中部 |
瑞士山地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
A.自东向西的海洋气流含有沙尘的气流在山地相遇 |
B.含有沙尘的北上气流与冷空气在山地相遇 |
C.由东向西的含沙气流在迎风坡被抬升 |
D.含沙气流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下沉 |
读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19-21题: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 B.台风 |
C.洪涝 | D.寒潮 |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 B.甲——3、4、5月 |
C.乙——5、6月 | D.乙——12、1、2月 |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根据下列所给出的有关事件,回答16-18题:
①无人区的火山喷发 ②2003年的SARS病毒流行
③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某村庄遭遇暴雪以上给出的四个事件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个事件中是由自然与人类活动叠加造成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关于这四个事件的对应分类正确的是()
A.①按成因属地质灾害 | B.②按成因属人为诱发灾害 |
C.③按承灾体性质属城市灾害 | D.④表现特征是过渡型灾害 |
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4-15题:关于游览线路与景观组合不正确的是()
A.登庐山,游漓江——甲 |
B.游三峡,看都江堰——乙 |
C.住窑洞,进莫高窟——丙 |
D.看龙门石窟,赏林海雪原——丁 |
四条游览线路终点,避暑条件最好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风景名胜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我们应懂得如何欣赏旅游景观的美。据此回答11—13题:“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反映了旅游景观的()
A.形象美 | B.色彩美 | C.动态美 | D.听觉美 |
桂林山水的观赏,应()
A.乘船游览 | B.适当距离仰观 | C.登高远望 | D.置身其中仰观 |
下列人文景观的布局,符合我国传统风景美学思想的是()
A.在人流密集的闹市修建佛寺,便于人们从事佛教活动 |
B.在山谷中筑塔,突出山谷的曲线 |
C.在北方园林建筑中采用红墙碧瓦,与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 |
D.在海滨旅游建筑采用白墙青瓦,与其湿润的气候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