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图甲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图甲中甲地区建有“萩芦风电场”,该风电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地带(如图乙所示),风机大叶片朝向东北。
材料三 近些年来,继甲、乙地区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甲所在省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
(1)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甲地风电场的优势区位条件及风机叶片朝向的主要原因。
(2)说明甲地海岸带(海陆交接地带)除风能外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3)说出甲区域在两次产业转移中所处角色的不同,并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地图
材料二: 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国家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使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1)分析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2)请从地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地理环境对东北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
(3)松花江是东北重要的一条河流,与长江相比较,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山东省在2008年1月10日批复了依托黄河三角洲在东营兴建大规模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请求后,又强力推出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上左图分析,甲半岛的地势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1月甲国所在半岛北部m山地和南部n的温差最大可接近___________度。
(2)上右图①、②、③的三次产业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___型产业为主。
(3)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山东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4)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下图是某区域地形图,该地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读下面“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回答问题。
(1)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2)当地居民生产方式非常落后,陡坡开荒、毁林现象严重,说明这些做法对河流电站及下游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
(3)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读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图(图甲)和黄河水系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线中,表示流量的是 。
(2)指出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并简要分析原因。
(3)分别分析A线在郑州到河口段下降,B折线在河口至陕县段迅速上升的原因。
(4)试分析M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