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史观,又称“历史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历史观”,是同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一种历史观。它的缺陷在于( )
①否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③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④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本来不易表现的愁思,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却被描写得形态万千、生动感人,让人浮想联翩。这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的性质 |
B.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其表现出来 |
C.人的主观世界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改造 |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漫画中“你竟敢坏了祖上的规矩”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 | B.唯物主义观点 |
C.辩证法观点 | D.形而上学观点 |
一些西方人怀着“狼来了”的心态谈“中国模式”,担心这种模式的吸引力增长可能导致世界权力转移,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希望从中国获得社会转型的经验。这表明
A.客体对主体有积极意义 | B.价值判断因立场不同而不同 |
C.价值判断没有客观标准 | D.价值判断因时空不同而不同 |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每一次认识的实现都是有限的,但人类认识前进的趋势是无限的
②认识的发展总是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