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
B. ℃时,加入甲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C. ℃时,甲或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W:100 |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 ℃降到 ℃时,乙先析出晶体 |
香料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脂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化学式为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丁酸甲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 B.丁酸甲酯的每个分子有17个原子构成 |
| C.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8.82% |
| D.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16 |
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的溶解度最大 |
| B.浓的a溶液中含有少量b,通常采用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晶体 |
| C.20℃时,a、b、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
| D.10℃时,分别取用等质量溶剂配制成的b、c饱和溶液,再加热到70℃,若两溶液仍保持饱和状态,最多还能溶解b的质量小于析出c的质量 |
树状分类法是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树状分类的运用实例,下表所列的分类与图分类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 |
| A |
人体所需营养素 |
蛋白质 |
糖类 |
纤维素 |
… |
| B |
单质 |
金刚石 |
水银 |
氮气 |
… |
| C |
溶液 |
碘酒 |
糖水 |
氨水 |
… |
| D |
化肥 |
氮肥 |
磷肥 |
钾肥 |
… |
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甲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
| B.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 |
| C.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
| D.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 |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如图实验证明水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