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元素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B元素的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第二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D元素的原子比C元素的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其阳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试回答:
(1)写出下列符号:A原子是 ,B的阴离子是
(2)C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D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
(3)E属于 元素(填元素类别),判断的依据是 。
从H、C、O 、S四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名称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1)最常用的溶剂:;
(2)做干电池中的电极:;
(3)煤燃烧时排放的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填序号)。
①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些食品袋里装有一小袋铁粉作保鲜剂,它利用了钢铁生锈的化学原理,所以有人称它为“双吸剂”,这里的“双吸”是吸收空气中的这两种物质。有一袋铁粉使用了一段时间,表面已经生锈,但经过验证它还可以继续使用,其验证方法是加入过量稀盐酸,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加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
(2)酒精的燃烧;
(3)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根据右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要使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
方法是。
(3)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4)t1℃时,将15gA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至0.1%)。
(5)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