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提出以下举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先试点示范,后总结推广;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积极运用政策手段,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进一步倡导企业和公民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开展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消费,实践低碳生活方式。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一: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材料二: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
(10分)为迎接建党90周年,各地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群众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10分)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将文化产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来观察和估量文化产业的意义,就过于狭窄和浅陋了”。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来观察和估量文化产业的意义。
材料一,2010年10月15---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材料二,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纲要草案》
材料三,2011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经过代表们的充分讨论,全会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纲要》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的那些道理?(13)
材料一 2010年3月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吴邦国从六个方面总结去年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坚持一手抓法律制定一手抓法律清理,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上迈出决定性步伐。二是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在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上取得积极成效,2009年每次常委会会议都听取审议国务院有关工作报告,听取审议了“一府两院”11个专项工作报告,有6个直接涉及民生问题,全年安排的3项执法检查,全部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
材料二 2010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在10天里,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将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职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强调,2010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人民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
(1)材料一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4分)
(2)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给新时期人民政协如何履行好职能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