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 B.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
| C.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
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
|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
|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
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它的真正含义是()
| 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
| 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
| 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
| D.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
我们称“二一九法令” 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为()
| A.农奴完全获得了人身自由 |
| B.加强村社管理 |
|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
| 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
“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的能在一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一个人。”对上述材料认识不准确的是()
| A.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 |
| B.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的局面 |
| C.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是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 |
| D.阿里政权统治时间较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