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 B.皇帝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时候就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出席;中共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的竟是在莫斯科召开的……红军的最高指挥权并不在中国人手里,而在代表共产国际的德国人李德手里。共产党是有铁的纪律的党,党员不但要遵守中共的纪律,也必须遵守共产国际的纪律。”这段材料可以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奉行的基本原则是()
A.国际主义 | B.共产主义 | C.“一边倒” | D.民主集中制 |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则凡直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符合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
B.反映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
C.表达了国共合作的意愿 |
D.宣扬了民主自由的观念 |
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标题,你觉得哪项最不适宜()
A.造纸术: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
B.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
D.印刷术:没有它就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
B.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
D.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孟浩然 | B.杜甫 | C.李白 | D.王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