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严峻。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多种矛盾交织。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国民经济呈现出整体良好的态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以下四个数据可以说明: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GDP占比44.4%,比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是1:3.03,这是近十年的最低比值。
材料二:2014年5月4日,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4年春季)》指出,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趋于改善,增长动力有所增强,但风险因素依然突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经济开局平稳,但仍然面临下行压力,部分领域风险有所上升,主要是外部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出口竞争力面临多重挑战、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
(1)材料一中四个数据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为我国应对严峻的外贸形势建言献策(12分)
材料一: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兴办3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当前深圳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 (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12分)
(9分)2011年我国将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提出了“克服平均主义”,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 |
十二届三中全会 |
提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
十三大 |
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 |
十四届三中全会 |
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十五大 |
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
十六大 |
提出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
十七大 |
强调要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联系上述信息,结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知识分析我国分配制度变革的意义。
(9分)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山西省政府根据国务院上述通知,结合省情及时出台《关于贯彻国务院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采取包括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保障农副产品供应、规范各种收费行为、加强监测预警和市场价格监管等在内的多条措施,稳定物价。
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感悟山西省政府出台这些措施的哲学智慧。
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向十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便在全国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说明中共中央、各民主党派、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我国做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