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年7月27日,“重庆市各界抗敌后援会”发表文告称:“暴日蛮横,毁法背约,强占东北,复攻平津,侵我主权,摧毁我文物,屠杀我人民,……民族存亡,国家生死,最后关头,于今已到。”该文告应发表于

A.1931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41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三个画面再现了不同时期皇帝和宰相商讨国事的不同情景。这反映了:

A.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B.皇权的不断加强和相权不断削弱
C.服饰和礼仪是—个时代经济的具体体现 D.明朝废宰相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对材料中所说的“此项制度”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 B.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有机的结合起来 D.使得官员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优胜劣汰”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 B.出现了造纸厂
C.地方实行郡县制 D.产生了邮递业

某班同学阅读了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里的一句话:“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大家对这里的“封建制度”展开了讨论,其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A.它与我国内地现行教材里的“封建制度”是一致的
B.在香港地区史学界认为我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周朝
C.它仅仅在两周时期实行,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消失
D.西周能够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与它有着密切关系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说明:

A.西周盛行分封制 B.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C.荀子是儒家代表 D.分封制有利于西周扩大疆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