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后,中国古代曾多次出现过权臣当道、外戚专权、宦官弄权、后宫当政等现象。主要是因为
A.中央集权的削弱 | B.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 |
C.宰相权力的加强 | D.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
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 B.由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 |
C.都由政府企业分化出来 | D.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
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跟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个人感情历经曲折和磨难 | B.国内商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
C.主人公出身低微 | D.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夹缝中生存 |
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标志是洋务运动。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概念,其“近代”的实质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 B.不是手工劳动而是机器生产 |
C.受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诱导而兴起 | D.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 |
“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只及欧洲大陆上的一些小国如比利时,葡萄牙或-----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鸦片战争后造成这种“奇怪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 | 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 |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抵御 | D.中国市场没有开放 |
100多年来中国崛起的三次尝试:①19世纪中后期的同光中兴(同光指同治光绪年间);②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改订新约运动;③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工业化建设。同光中兴时期中国崛起的“尝试”主要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