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1)班开展“世界古代文化之文字”图片展,某个展区有以下三幅图片,同学们对此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其中很明显不正确的的一项( )
| A.①是楔形文字,产生于两河流域 |
| B.②是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文字 |
| C.③是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3000年左右的埃及 |
| D.②是字母,不属于文字,应该从此次图片展中去除 |
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D.实施863计划 |
《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
|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 C.经济特区——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
以下关于南昌起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②发生在1927年8月
③领导者有周恩来、朱德等
④是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始
| A.②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是
| A.武昌起义 | B.北伐战争 |
| C.南昌起义 | D.秋收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