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康有为1898年9月呈递光绪帝奏折)这里康有为提出的观点是( )
| A.君主立宪、开国会 | B.中国人留辫发与机器不相容 |
| C.实行改革,反对同日本议和 | D.提出剪辫、易服主张 |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听说深圳的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深圳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
| B.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 |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 |
| D.建立国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据统计,1950 - 1952年,我国粮食每年平均增长12.9%,1952年达到3278,7亿斤,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产量18.1%。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A.土地改革的推行 | B.三大改造运动的完成 |
| C.“大跃进”运动的进行 | D.一五计划的实施 |
五四运动期间,《申报》载文说:“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若用外国皂洗衣,便是增加小国耻。”《申报》登载此文的主要目的是()
| A.号召国人使用民族商品 | B.全力支持学生爱国行动 |
| C.主张暴力反抗列强侵略 | D.号召商人开展罢市行为 |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布:“特依据与国民党及南京政治谈判结果,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材料表明()
| A.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 B.国共两党实现联合抗日 |
| C.重庆谈判取得重大成果 | D.北伐战争揭开序幕 |
中国近代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诗中内容相关的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 B.中俄《瑷珲条约》 |
| C.中日《马关条约》 | D.中外《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