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形成②俄国退出帝国主义阵营
③英日同盟被拆散和五强海军条约的签订④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有人认为 “粗看一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如果此观点成立,下列史实可作为主要依据是(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
B.国联由英法操纵 |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
D.欧洲对世界经济控制力不断加强 |
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例是( )
A.马恩河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索姆河战役 | D.日德兰海战 |
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以上材料反映出英国的真实意图是( )
A.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对德作战 | B.为维护国际公约的尊严而对德作战 |
C.以武力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 | D.以武力逼迫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 |
下列关于三国同盟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
B.1879年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和奥地利首先缔结条约 |
C.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之间的矛盾把意拉入同盟 |
D.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成立,德国成为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