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歌谣从来是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以下各项能反映20世纪20年代历史的是
| A.立国行宪废帝制, 有花无果恨悠悠 |
| B.大家齐唱太平歌,全靠翼王安天下 |
| 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
| D.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
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②引进机器创办近代工业
③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④探索民主共和之路
|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B.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
|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
|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
|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
“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银行,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外国有禁买子为奴之例……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上述主张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应诏统筹全局折》 |
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
|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
|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
|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