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讲:“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 )
| A.皇权至上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
| B.皇权加强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 |
| C.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
| 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 |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
|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
下列关于两汉时期医学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
| B.西汉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 |
| C.华佗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
| D.张仲景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 A.三权分立说 | B.天赋人权说 | C.人民主权说 | D.社会契约论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
| C.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D.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
| A.儒家 | B.道家 | C.法家 | D.兵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