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评论某文学风格时说:“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梦幻世界。”此文学风格是
A.古典主义 | B.自由主义 |
C.现实主义 | D.浪漫主义 |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①②③④ | B.①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时面临的状况是(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国企 |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终结论”喧嚣 |
C.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正在进行一轮姓“资”、姓“社”的争论 |
在1962年9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长期不变;鼓励社员饲养家畜家禽;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及副业生产;房前屋后的果树竹木,永远归社员所有。由此可以看出( )
A.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 | B.从根本上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在农村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 D.恢复发展自然经济 |
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年4月)中指出:“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苦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当时政府帮助农民克服困难的措施是( )
A.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 B.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
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D.确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其完全正确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
B.它体现了当时领导人急于强国的主观愿望 |
C.它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 |
D.它是中国缺乏建设经验的一种极端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