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论教育书》中说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
A.为洋务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 B.抨击顽固派的冥顽不化 |
C.揭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 D.指出了维新思想的局限性 |
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
A.玉米种植巳经比较广泛 | B.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
C.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 | 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下图是汉魏时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局部)。学者认为这是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史记·天官书》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据此,则该织锦
A.表明中国丝织业技术已登峰造极 |
B.说明汉魏流行的字体是隶书 |
C.表达出为军国大事祈求祥瑞的意思 |
D.体现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绕司母戊鼎的名称一直争议不断。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的发现,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后”。2011年,国家博物馆将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鼎还是那个鼎,有什么好争 | B.更名是求真求实之精神的体现 |
C.历史研究就应随时代而变化 | D.教科书都没改,一定是假消息 |
“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反映了
A.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 | 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 |
C.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 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 |
4世纪时,马塞林努斯不无夸张地说,在罗马,这种轻薄柔软、光鲜亮丽的衣料,以前只限于贵族,而今已经推广到不分贵贱甚至最低的各阶层。这种衣料应该是
A.麻 | B.葛 | C.丝 | D.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