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C.“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并且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右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

A.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C.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
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致使“四万万人变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材料反映出清末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A.民主色彩 B.革命色彩
C.封建色彩 D.政治色彩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

“虽然现在这一事件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当时清朝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条约规定的严重性。”这一事件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