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义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艺复兴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把地方的财权收归中央,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完全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范仲淹于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