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C.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
D.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
A.日心说 | B.进化论 | C.量子论 | D.相对论 |
1916年5月,德国海军某舰队在遭遇英国海军舰队时,试图迅速通知远在40海里外的德国海军主力舰队前来增援,应该选择的通讯方式
A.有线电报 | B.电话 | C.无线电报 | D.信件传递 |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
A.深刻提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B.修正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 |
C.证明了空间、时间和质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
D.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突出成就 |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 B.否定信仰上帝 |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 D.挑战教皇权威 |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却被任命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军队,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也蒙受羞辱和痛苦”。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
A.韩非子:“废常尚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 |
B.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
C.墨子:“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
D.黄宗羲:“缘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