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时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 B.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的态度 |
| C.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
| D.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 |
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 A.维新变法的兴起 | B.辛亥革命的进行 |
|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 D.五四运动的爆发 |
我国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央政府这样决策的主要依据是;
| A.这些地区交通非常便利 |
| B.这里华侨众多,容易吸引外资 |
| C.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 |
| D.人们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的经营方式 |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 C.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 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1992年1、2月份,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 A.《扭住中心不放》《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
| B.《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标准只有一个》 |
| 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
| D.《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据统计:1972年与1965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5%,其中重工业增长了近112%,而同期农业总产值只增长了35%……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全国纺织能力已发展到1300多万纱锭,但全国棉花年收购量仅175万吨,只能满足纺织能力80%的需求。这表明当时
| A.农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 B.中国农业长期落后 |
| C.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 D.工农业要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