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 1年。”其中,1 992年创业高潮的原因之一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 | B.开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C.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 B.土地集中加剧 |
C.农业技术进步 | D.海外贸易拓展 |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yù,卖)”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
宋、明以来中国历史存在大量“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有史料载,胥吏们“父以传子,兄以传弟,钱粮出入,尽归掌握”。对这一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了宗法制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
B.实际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
C.导致国家组织能力被严重地削弱 |
D.使得国家财政税收改革往往阻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