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该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 B.中央集权制 |
C.察举制 | D.宗法制 |
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他的主要观点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 |
C.中国文化本体论 | 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 |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 B.提倡国人虚心向两方学习 |
C.主张世界各国和平相处 |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
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孟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
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 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 |
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 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
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店铺的店员手中有一个小本本,上写一些词汇,并作了标注,如“尺寸”标作“土开了士”,“一月”标作“叶那里了”,“一、二、三”标作“温、吐、特里”。该现象()
A.说明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 B.表明海禁政策已受到冲击 |
C.显示广东人崇洋风气盛行 | D.反映对外贸易的客观需要 |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 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