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蒙学修身教科书》,分为修己、保身、待人、处世四章,有关守法、纳税、财产和政治等内容属于“处世”章,相关课文有:“纳税者皆有监督用此税项之权”;“我于公财产无取用之权,我于私财产有支付之权”;“天下无无政治之国家。……同一政治,必民之多数以为可者,方著为令”。这一教科书的出现
| A.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 |
| B.推动了国人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的更新 |
| C.推动了学校开始突破传统经学教育 |
| D.反映了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 |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
| A.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 B.明确“中体西用”的思想 |
| C.提出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 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
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 A.魏源 | B.张之洞 | C.王韬 | D.梁启超 |
鲁迅曾撰文评论某项主张时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这种主张的主要是()
| A.洋务派 | B.维新派 | C.革命派 | D.激进民主派 |
19世纪60年代“体用之争”的分歧在于是否()
| A.以西方文化改造中国礼教 | B.维护清王朝的君主统治 |
| C.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 D.改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 |
19世纪40年代,我国思想界“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清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 B.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 |
| C.“经世致用”治学传统影响 | D.《海国图志》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