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
| A.小说 | B.戏曲 | C.说书 | D.绘画 |
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
| 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 B.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
| 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 |
“文革”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
| A.结束了“左”倾错误,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
| B.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 |
| 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
| D.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人们崇尚神圣美好的东西 | B.文人们尚未形成系统条理的世界观 |
| C.人们绝大多数都信仰神圣的宗教 |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始终坚持的民生思想是
| A.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 B.坚持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
| C.实业救国,改善民生 | D.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
下表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因为
| 1952年 |
1957年 |
1962年 |
1965年 |
| 47.6 |
26.4 |
13.2 |
9.5 |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
C.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 D.“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