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设计了“环相为治”的机制:由宰相任免谏官,天子任免宰相;宰相对天子负责,谏官对宰相负责,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下列对这一机制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限制君权的要求 |
| B.决策权在天子手中,难以实现真正的制衡 |
| C.否定了君主制度 |
| D.参照古代的制度设计,缺乏实质性创新 |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下列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后者对前者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
| B.前者是后者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
| C.后者在世界各地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前者产生的原因 |
| D.前者有利于形成多极世界,后者不利于形成多极世界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一体化发展 ②政治联合加强 ③法德实现和解 ④民族矛盾消除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 ②关贸总协定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联合国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 |
|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
| C.都符合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
|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
|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
|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
|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