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
①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认识的对象
②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③都认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联合国安理会2月23日举办主题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的公开辩论会。中方提出了“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合作,不要对立;要公平,不要强权;要共赢,不要零和”的四点主张,得到了各方积极回应。中方的观点体现了我国
①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目标
③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中国提倡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第五次谈判代表会议于5月22日在新加坡闭幕,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就《亚投行章程》文本达成一致,并商定将于今年6月底在北京举行《亚投行章程》签署仪式。亚投行的设立表明
①当今国际格局已经形成多极化
②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中国对区域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十八大报告的新亮点。我国通过和平的方法来发展海洋经济,力争运用和平方法解决海洋问题争议,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之梦。我国此举的原因是
①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较量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持久和平的周边环境
④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符合各国共同的根本利益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习近平在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竞争、合作和冲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各国应积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④维护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政府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用于及时识别、监视和处置进入该空域的航空器。从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等国就已划设了防空识别区,但中国的这一做法却引起了个别国家的强烈反对。对此,你可以反驳的正当理由是
①主权国家拥有自卫权②主权国家拥有平等权
③主权国家拥有管辖权④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