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布: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文、理科综合分值由300分增至32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方案公布后,社会对语文分值增加、英语分值减少反响强烈,有人表示赞成,有人表示反对。这反映了( )
| A.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
| B.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主观映象 |
| C.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都是不同的 |
| D.从“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是波浪式的前进 |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在构图上注重近、中、远景的处理,留有大片空白,形成生动又不乏严谨的结构,使山水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简约利落。这告诉我们
| 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 |
| B.实现创作主体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 |
| C.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否定是实现艺术创新的关键因素 |
| D.恰当把握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实现艺术的整体优化 |
江西省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全省各地区因地制宜形成了“秸秆还田—肥土兴粮—粮丰林茂”“秸秆养畜—过腹增值—畜粪还田—土壤改良”及“秸秆粉碎沤沼—沼渣肥田—反哺作物”等不同的“田埂上的循环经济”链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实践具有客观性,人们不可以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 |
|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
| D.认识是实践的基础,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
萱草俗名黄花菜。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萱花一无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这表明书本上的
观点
①有待于实践检验其真理性 ②也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③是不可盲目相信的 ④是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浙江义乌市的农民说,以前卖农产品是肩挑腿跑挨家叫卖,后来有了专业批发市场,销量增加;现在有了网络,通过网络可以把产品卖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这些变化体现了实践的
| A.客观物质性 | B.主观能动性 | C.直接现实性 | D.社会历史性 |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专业市场创造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商机,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了共享式销售平台和场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交易的集聚效应和规模
效应,逐步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商品营销网络,成为推动浙江省农村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主要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 B.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
|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
| D.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