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江苏南通这块江海大地有这样一群人,平凡如尘,却是道德高地的“大腕儿”,他们就是江海志愿服务者。徐尔铸、陆善洪等千万个身边的“莫文隋”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在全社会播撒着爱与和谐的种子,他们中有的来自医疗、法律、金融、电器、消防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也有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社会团体、学生、下岗职工、个体户,甚至是在南通工作的外籍友人,他(她)们不分民族、国界、贫富,都捧出了一腔热情、一颗爱心……“江海志愿者”已成为一个靓丽的城市品牌,成为南通人民新时代气质风度、道德风尚的最好展示。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凡人善举勾勒着中国的“美德范儿”图景;他们的德行善举为正在为中国公民道德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阐述“草根”道德模范的德行善举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2)作为当代中学生,请结合辩证法总特征相关知识谈谈“草根”模范的道德追求对我们弘扬社会正能量具有怎样的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新型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展望了我国未来五年的民生工程,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外需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沿海部分地区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必须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要发挥消费的作用,就必须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为没有民生的进一步完善,国内消费需求很难持续扩大。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维修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事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鉴于国家原油加价格上涨,2011年2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20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350元,相当于90号汽车全国平均零售价每升上调0.26元,0号柴油全国平均零售价每升上升调整0.3元,涨幅为4.5%。油价的攀升再次给能源危机敲响警钟。面对油价的持续上涨,很多汽车生产厂家如福特、本田、丰田开始开发新型节油汽车、油电混合动力车。油价也成为很多老百姓是否买车、买什么样的车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1)结合材料,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油价上涨对汽车生产的影响。
(2)结合材料,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油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券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材料是怎样体现财政作用的?

材料一: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挑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的加快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的加大,使得城镇失业现象日益严重最近5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每年都在800万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高于4%。
材料二: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2010年上半年,我国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类的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其中7月份猪肉价格继6月份短暂回落后再次反弹,指标创今年来新高。食品价格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对于当前某些产品出现供求偏紧、价格上涨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些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决定性因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